能者首页 您好,欢迎来到能者科技

标书范本网-代写标书-标书编写

基本信息

浙江基坑围护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版

类型:工程标书范本

编号:450-4600

格式:rar/doc

人气:651

发布时间:2019/8/8

免费下载


 

预览

东田嘉苑(暂定)安置房工程(地块三)项目基坑围护、土方开挖及降排水安全施工

专项方案

 

 

编制:           职务:项目技术负责人   职称:工程师     

审核:           职务:公司分管安全领导 职称:工程师    

批准:           职务: 公司技术负责人  职称:高 工    

 

 

编制日期:2017年8月6日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

1.1、工程建设概况 1

1.2、施工平面布置 5

1.3、施工要求 6

1.4、技术保证条件 12

第二章 编制说明 14

2.1、编制说明 14

2.2、编制依据 14

第三章 施工计划 16

3.1、总体部署 16

3.2、施工进度计划 16

3.3、施工区段划分 16

3.4、施工准备 17

第四章  施工工艺 21

4.1、技术参数 21

4.2、工艺流程 22

4.3、施工方法 23

4.3.1、SMW工法墙施工 23

4.3.2、高压旋喷桩及内插工字钢施工 39

4.3.3、旋喷锚桩施工 44

4.3.4、冠梁施工 49

4.3.5、挂网喷射砼施工 56

4.3.6、基坑顶部排水 57

4.3.7、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58

4.3.8、传力带施工 66

4.3.9、地下室土方回填 66

4.3.10、型钢拔除 67

4.3.11、雨季施工方案 68

4.4、检查验收 69

第五章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71

5.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71

5.2、安全生产责任制 72

5.3、安全生产制度 72

5.4、安全管理措施 77

5.5、安全技术措施 77

5.6、监测控制措施 81

5.7、现场应急措施 81

5.8、事故应急预案 83

第六章 其他相关措施 95

6.1、项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95

6.2、进度保证措施 97

6.3、文明施工措施 98

6.4、施工环保措施 98

6.5、项目信息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99

第七章  劳动力计划 101

7.1、项目安全领导小组及特种作业人员配置 101

7.2、劳动力配置计划 102

第八章、附件 103

1、基坑施工平面布置图 103

2、土方开挖施工段划分平面布置图 103

3、塔吊平面布置图 103

4、开挖分层示意图 103

5、深基坑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 103

6、基坑围护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证书 103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工程建设概况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主体)

 

勘察单位

 

设计单位(围护)

 

监理单位

 

总包单位

 

 

 

拟建场地位于平湖市当湖街道,长胜路东侧、平廊公路南侧。

本工程建设用地面积 53126.4 ㎡,总建筑面积 90966.0 ㎡,计容积建筑面积

71266.0 ㎡(其中多层住宅建筑面积 53412.0 ㎡,多层自行车库建筑面积 10324.0 ㎡,商业建筑面积 6030.0 ㎡,社区服务用房建筑面积 1500.0 ㎡),不计容积建筑面积 (地下机动车库建筑面积)19700.0 ㎡。规划建设 29 幢多层住宅(5 层)、2 幢多层商业(2层)、1 幢多层社区服务用房(2 层),场地内大部地段设 1 层地下车库,所有住宅及地下车库均采用桩基础; 5 层住宅为框架结构,单柱荷载约 3000KN;2 层商业和社区服务用房为框架结构,单柱荷载约 1500KN;一层地下车库为框架结构,单柱荷载约 1700kN。

该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地貌单元单一,并未受明显破坏,但场地对建筑工程抗震不利,地下水位高出基础埋深,可确定场地等级为二级;场地地基土为软土,土层分布变化较大,可确定地基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桩基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该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1.1.1、场地周围环境条件

场地位于平湖市当湖街道,平湖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南缘,上海滨海平

原西缘,地貌类型属于滨海冲(沉)积平原。场地北侧为东田路(25#-29#楼多层住宅(承台底标高-3.0米)基坑上坎线距离道路9米),大地下室基坑上坎线距离道路28.5米;西侧为乍浦塘(基坑边上坎线距离河道18.5-21.0米);

东、南侧为河流。场地大部分为农田,地势较平整(南侧2#-4#楼上坎线距离南侧河道距离36.2米,东侧基坑边上坎线距离河道25.8-30.0米)。场地黄海标高在 2.40 米

左右(相对标高-1.050米)。基坑周边无地下管线。

1.1.2、工程地质条件

1.1.2.1 、土层分布

根据浙江海北勘察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东田嘉苑(暂定)安置房工程(地块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基坑开挖影响范围以内的土层分布依次为:

1-1 层 素填土(mlQ43),灰褐色,松散。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碎石、砖块等,土质松软,物理力学性质较差。层厚 3.30~0.70 米左右,仅场地东南角水塘区域和 J319 附近分布,其中 J319 区域可推断为暗坑。

1-2 层 耕土(mlQ43),灰褐、黄灰色,松散。含少量植物根茎,孔隙较大,土质松软,物理力学性质较差。层厚 0.90~0.50 米左右,除 J319 和场地东南角水塘区域缺失外全场分布。

2 层 粘土(al-lQ43),褐黄~灰黄色,可塑~软可塑,中偏高压缩性,干强度高,韧性强,无摇振反应,土面光滑有光泽。含少量铁锰质氧化物,上部土质较好,下部孔洞中充填淤泥质,土质变软,整层土物理力学性质尚好。静探曲线呈单峰状,幅值尚大。土层水平渗透系数 Kh 平均 8.20×10-7cm/s,垂直渗透系数 Kv 平均

5.39×10-7cm/s,属弱透水性土。层顶埋深:高程(黄海高程,下同)1.93~1.31 米,

层厚 2.10~1.50 米,厚度较薄。

第 3 层  淤泥质粘土(mQ42),灰色,流塑,高压缩性。含较多有机残植质及云

母屑,土质疏软,物理力学性质较差。静探曲线呈平滑直线状,幅值小。土层水平

渗透系数 Kh 平均 5.57×10-7cm/s,垂直渗透系数 Kv 平均 3.37×10-7cm/s,属弱透水性

土。层顶埋深:高程 0.12~-0.98 米,层厚 19.80~3.00 米,厚度变化大,全场分

布。

第 4-3 层  砂质粉土(al-lQ32-2),褐黄色,稍密~中密,湿,中等压缩性,干强

度低,韧性弱,摇振反应快,切面粗糙无光泽。含铁锰质氧化物及多量云母碎屑,

土质较致密,物理力学性质较好。静探曲线呈高峰状,幅值较大。层顶埋深:高程

-5.96~-10.16 米,层厚 5.80~1.50 米,仅 J311、Z312 揭露。

第 4-4 层  粉质粘土(al-lQ32-2),灰黄、褐黄色,可塑~软可塑,中等压缩性。

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摇振反应无,切面粗糙有光泽。含少量铁锰质氧化物及云

母碎屑,整层土物理力学性质尚好。静探曲线呈中峰状,幅值稍大。土层水平渗透

系数 Kh 平均 6.69×10-7cm/s,垂直渗透系数 Kv 平均 4.32×10-7cm/s,属弱透水性土。

层顶埋深:高程-3.20~-19.30 米,层厚 16.10~1.40 米,局部缺失,整体土顶板起

伏较大。

第 5 层  粉质粘土(mQ32-2),灰色,软可塑,中偏高压缩性,土面稍有光泽,摇

震反应缓慢,中等干强度,韧性中等。偶含少量有机残植质及云母碎屑,物理力学

性质一般。静探曲线呈平滑状,幅值小。层顶埋深:高程-14.38~-22.70 米,层厚

16.90~0.50 米,厚度变化大,场地东南角缺失。

 

1.1.2.2 、水文情况

场地浅部地下水属孔隙潜水类型,赋存于浅部土层中,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位 切割严重,顶板埋深变化较大、厚度变薄或缺失,推断存在大面积古河道,此不良

埋深为 0.60~1.00 米左右,地下水位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控制,地下水位随季 地质作用对采用桩基础的建筑物影响较大。

节和气候变化而升降,年度地下水位变幅在 1.00 米左右,综合分析场地地形地貌、 (五)场地地震效应

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条件,基坑抗浮设防水位一般可取设计室外地坪下 0.5 米(一般 依照勘察规范及抗震设计要求,结合区域工程地质经验,对本场地地震效应综合

黄海标高 2.50 米)。由于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基槽开挖时,槽底可能出现积水现象 分析评价如下:

应及时采取排水措施。 1.据 GB50011-2010 规范附录 A.0.9 条规定,平湖市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

微承压水主要赋存于场地内浅中部第 4-3、6-1 夹、6-2 层、8-1 夹层粉、砂性 设计地震分组在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05g。拟建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

土层中,含水层厚度较大,透水性及储水性好。根据本次钻孔实测,结合区域水文 为丙级。

资料, 4-3 层土、6-1 夹、6-2 层土黄海标高均在 0.0 米左右,水位变幅不大。对 2.根据本次勘察场地的岩土条件、土层分布组合、埋深等情况,结合东田嘉苑

4.00 米左右深度的浅基坑工程来说,浅中部土层的微承压水对本工程基坑一般无影 (地块一)高层及小高层住宅地段的波速测试成果,估算场地 20 米深度以内土体等

响;对预应力桩的设计施工影响不大,对钻孔灌注桩在施工期间要求钻孔内液面高 效剪切波速,场地 4 层土顶板埋藏深于 10 米地段,等效剪切波速 Vse≤150m/s,判

度与地下水位高度在同一层面上。 定该区域场地土类型属软弱土,覆盖层厚度大于 80 米,判定场地类别为Ⅳ类,地震

本场地环境类型属Ⅱ类,根据钻孔中三组地下水水质分析成果,结合周围无污 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65s;4 层土顶板埋藏浅于 10 米地段,等效剪切波速 150m/s

 

染的环境现状综合判定,本场地潜水对混凝土具微腐蚀性,对砼中钢筋在长期浸水 <Vse≤250m/s,判定该区域场地土类型属中软土,判定场地类别为Ⅲ类,地震动反

条件下具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具弱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1.1.3、基坑工程设计概况

1.1.3.1、本基坑围护设计单位为浙江海北勘察股份有限公司,本基坑设计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周边地面超载按20kPa考虑;基坑周边无管线分布;本基坑设计的使用有效期为一年。

1.1.3.2、本工程+-0.00=黄海3.45m,地面标高为2.40m,相对标高为-1.05m,本施工图采用相对标高。基坑地下室范围采用水泥土重力墙内插型钢/工字钢的围护形式,内部住宅与地下高低差采用水泥土重力墙的围护形式。开挖工况:先开挖住宅范围,住宅开挖至桩顶标高且水泥土重力墙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后,再开挖地下室部分。围护桩在施工放线时须经总包、监理单位复核,确保围护为主体结构的施工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本图中围护结构与地下室外墙之间的净距离不小于1.00m。基坑内部坑中坑挖深为1.2/1.5m/1.8m,且开挖范围在淤泥质土中,采用Ø700@500高压旋喷桩加固。塔吊、重车停靠位置、出土口根据施工现场确定,其中出土临时边坡坡率不大于1:8,上铺路基钢板。

1.1.4、工程重点、难点

    1.1.4.1、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大,过程开挖要严格控制基坑变形,基坑围护的安全性是本工程中的重点。

1.1.4.2、开挖过程正好遇到江南地区台风(或有短时间暴雨)将直接影响到土方开挖的安全及质量,故雨季施工降排水作业也是本工程土方开挖的重点。

1.1.4.3、本工程基坑占地面积大、基坑深,如何“分层、对称、平衡、限时、分段”开挖,成为本工程施工难点。

1.1.4.4、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将配合监测单位对周边建筑物及基坑安全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保证周边环境的安全,同时也将成立项目经理及技术总负责为首的抢险小组,针对工程中发生的险情进行紧急处理,使工程施工始终处于控制状态。

1.1.4.5、钢板桩拔除时对基坑安全的影响和保护。

1.2、施工平面布置

    1.2.1、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钢筋操作棚、木工操作棚搭设在基坑的中间。生活区、办公区临时设施搭设在场地以外,现场设置    台塔吊(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2  1.2.2、基坑出土口设置四个,分别在基坑东北角转角位置(66#楼东北侧位置)、基坑西侧(62#楼南侧)、基坑南侧(46#楼位置)及基坑东侧(55#楼南侧),宽度为6m。

3  1.2.3、地下室施工期间,混凝土浇筑采用地泵输送,泵车停靠在距离基坑边10米外就近临时道路上。

4  1.2.4、施工现场排水畅通,保证场内没有大面积积水,污水、废水经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5  1.2.5、施工现场四周悬挂安全警示语,危险区域设立警示标志。

6  1.2.6、沿基坑周边连续设防护栏杆,用ф48钢管设置两道护身栏杆,立杆间距1.8m,高出自然地坪1.3米,埋深0.7米。

7  1.2.7、基坑四周间距小于等于50米范围内各设置1个上下基坑爬梯,宽1.2M,设扶手,坡度不大于35度,附梯两侧的护栏及扶手与地面围护栏用扣件相链接。

8  1.2.8、其它机械设备布置详见附件一“总平面布置图”。

1.3、施工要求

1.3.1、整体工程要求

    1.3.1.1、安全生产目标:确保平湖市文明标化工地。

    1.3.1.2、质量要求:合格。

    1.3.1.3、安全要求:安全无事故。

    1.3.1.4、文明施工要求:做到不干扰、不影响周边居民;进出车辆不污染城市道路;基坑排水不堵塞城市下水道。

1.3.1.5、对周边环境的要求:进出车辆不影响周边道路的交通秩序;土方开挖不得对周边环境造成损坏(如产生裂缝、倾斜等)。

1.3.2、主材要求

1)、混凝土强度等级:压顶板为C30,垫层为C15,喷射砼面层为C20;

2)、钢筋采用HPB300、HRB400级钢(冠梁采用Φ8圆钢、Φ20和Φ22的螺纹钢;坡面钢筋网片采用Φ6.5的圆钢,插筋采用Φ16的螺纹钢,旋喷锚桩采用2-Φ15.2的钢绞线);

3)、水泥搅拌桩,高压旋喷桩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4)、工字钢采用H500X300X10X18型钢20B普通工字钢。

1.3.3、施工工艺要求

1.3.3.1、∅850三轴搅拌桩施工要求

1、地下室基础平面放样,核对基坑围护范围,清除浅部地下障碍物等不良地质现象;围护结构施工前应根据结构施工图进行复核,准确无误后方可施工;

2、三轴搅拌桩Ø850@1800(单幅间距),二幅桩之间搭接250mm,桩位定位偏差不超过5cm,桩径偏差不超过1cm,垂直度偏差不超过0.5%;施工桩顶高出设计标高不小于500mm;

3、 控制钻具下沉及提升速度,下沉速度不大于0.8m/min、提升速度不大于1.5m/min;桩体施工必须保持连续性,相临桩施工间隔不得超过12h,如因特殊原因不可避免时,则须补强并标明位置;施工冷缝应在外侧另补2根桩,确保止水效果;钻进时注浆量为额定浆量的70~80%。水泥掺量不小于20%,水灰比为1.5~2.0;

4、搅拌桩制作后应立即插入工字钢,时间间隔不超过30分钟;工字钢插入前应检查其平整度与接头焊缝质量;工字钢插入应采用定位导向架,以保证型钢垂直度,工字钢插入误差按相应的规程控制;

5、工字钢插入前必须涂刷减摩剂,以确保能顺利拔出;工字钢宜采用整材,当因施工需要采用分段焊接时,应采用坡口焊接,焊接等级为二级,相邻工字钢钢的接头位置应错开,避开受力不利处;

6、水泥土搅拌桩宜现场取样入模制作试块,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要求28天龄期的抗压强度不低于0.8MPa,取样位置,试验数量根据规范要求确定;

7、现场施工第一批桩(不少于3根)须始终在监理人员检查下施工。检查内容:水泥投放量、水灰比、比重、浆液泵送时间、钻头下沉及提升时间、标高垂直度控制方法。

1.3.3.2、高压旋喷桩施工技术要求

1)高压旋喷桩设计采用三重管法施工,水泥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8,水泥掺入量不小于25%,水泥土抗压强度不小于1.0MPa(28天龄期)。

2)围护结构施工前应根据结构施工图进行复核,准确无误后方可施工。在正式打桩前须进行试桩,以便确定较适宜的喷射流量、压力、旋速和提升速度等各项工艺参数艺,施工参数和工艺须经监理批准后方可实施并严格执行。

3)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旋喷桩轴线、桩身标高,保证旋喷桩桩径、垂直度和搭接度,桩位定位偏差不超过50mm,桩径

偏差不超过30mm,垂直度偏差不超过0.5%。

4)高压旋喷桩的搭接时间不宜大于24h,若因故超时,搭接施工中必须放慢搅拌速度保证搭接质量。应作为冷缝记录在案,并经监理和设计单位确认后,采取在搭接处补做旋喷桩等技术措施,确保旋喷桩的施工质量。

1.3.3.3、旋喷锚桩施工

1、直径Ø500斜向旋喷锚桩采用P.O.42.5水泥,水泥掺入量20%, 水灰比0.7(可视现场土 层情况适当调整);旋喷搅拌的压力应为15~20MPa。扩大头段(2.0m)的旋喷搅拌进退次数比桩身增加二次,保证扩大头的直径;水泥浆应拌和均匀,随拌随用,一次拌合的水泥浆应在初凝前用完。

2、旋喷锚桩施工必须按照分段、分层开挖,分层厚度必须与施工工况相结合;下层土开挖时,上层锚桩 必须有7天以上的养护时间并已张拉锁定。

3、旋喷锚桩钻孔前按施工图放线确定位置,做上标记;钻孔定位误差小于50mm,孔斜误差小于3度;锚桩桩径偏差不超过20mm,桩长不小于设计桩长。

4、旋喷锚桩内插钢绞线,应进入旋喷桩底,钢绞线插入定位误差不超过30mm,底部标高误差不大于20cm,筋体应放在桩体的中心上。

5、钢绞线在桩外的预留长度不下于0.7m,以便张拉与回收。

6、锚头用冷挤压法与锚盘进行固定;旋喷锚桩养护7天且压顶梁强度达到70%后方可进行张拉锁定。

7、锚具采用M系列,锚具和夹具应符合《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 (JGJ85-2010);

8、采用高压油泵和穿心千斤顶进行张拉锁定。正式张拉前先用20%锁定荷载预张拉一次,再以 50%、100%的

9、锚桩的试验与检测:在正式施工前应先进行非工作锚桩的抗拔试验,测定锚桩的极限抗拔承载力,试桩数量不少于3根

1.3.3.4、面层施工要求

1、采用80mm厚C20喷射砼面层,面层内配Ø6.5@200X200双向钢筋网。水泥采用 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料采用粒径不小于2.5mm的中粗砂,石料采用粒径小于15mm的碎石。

2、面层施工流程为:开挖工作面--修整边坡--喷射厚40mm混凝土--铺设、固定钢筋网--喷射混凝土至设计厚度(80mm)。

3、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的有关要求对面层进行检测。

1.3.3.4、降水施工要求:

1、地表排水:沿基坑周边设300X300mm排水沟,同时每间隔30m左右设800X800X800mm集水坑,排水沟与集水坑不得有渗漏。修整基坑周围地表,靠近基坑坡顶宽1~2m的地表适当垫高,基坑附近因地面变形而开裂时应及时修补。

2、坑内排水:开挖范围主要为粘性土,开挖过程中地下水量一般不大,采取集水坑排水即可。排水沟与集水坑根据现场情况设置,集水坑间距不宜大于30m。排水沟和集水坑采用沙浆抹面以防渗漏。

1.3.3.5、基坑开挖施工

1、挖土机械布置、挖土顺序、土方外运以及材料的堆放应以避免引起对围护结构的不利影响为原则,开挖与围护体施工应按工况顺序进行。

2、挖土应按工况要求分层分段进行,严禁超深超长开挖,开挖段长度不宜大于20m。基坑内部临时边坡坡度不宜陡于1:2.00,高度不宜大于2.0m。挖出的土方须及时外运,基坑四周15m范围不得大量堆土;

3、基坑周边开挖至底板垫层底后,及时施工垫层,基坑暴露时间不宜超过48小时,垫层浇至围护桩 边,无垫层坑底最大暴露面积不得大于200平方米;

4、挖土过程中,如有异常现象要立即暂停作业,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待处理好后方可继续开挖;

5、坑边3m范围严禁堆载,3~15m范围地面超载应控制在设计值以内。

6、土方开挖期间应有专人定时巡视边坡稳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

 

其 他

    ①、基坑回填前必须排除积水、含水量较高的浮土和建筑垃圾,填土应分层压实且分层厚度不宜超过 30cm,填土宜对称同步进行;

    ②、施工单位在基坑围护施工前应详细摸清地下管线、地下障碍物等分布情况,若发现地下管线与业主提供的资料不符,应及时通知支护设计单位;

    ③、出土口、重车停靠位置、塔吊位置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并及时与基坑支护设计单位沟通;

    ④、本说明有关施工要求、质量验收标准等未及部分应按国家现行规范、规程的有关要求执行;

1.4、技术保证条件

1.4.1、项目部组织机构完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与安全员等管理人员均具备较好技术素质,并组织项目部全体人员一起学习了本公司其他深基坑工程的图像和技术资料,同时各种施工机械也按施工需要提前到位。

1.4.2、为确保工程顺利的进行,本基坑围护工程由深圳中海建筑有限公司实施施工,班组人员工作经验较为丰富,曾经施工过多项类似基坑工程。

1.4.3、本工程严格按照规范和基坑围护设计方案编制基坑围护施工方案,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进行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确保工程严格按方案施工。

1.4.4、在基坑施工过程,建设单位委托具备专业基坑检测资质的单位对基坑进行监测监控,我单位将全力配好监测单位做好巡查等相关工作,共同努力保障基坑的安全和稳定。

1.4.5、围护设计单位编制设计了本工程深基坑安全专项设计方案,经设计公司总工报送专家组进行专家论证通过,并按照专家论证意见书进行修改后实施。

1.4.6、施工单位针对基坑围护设计方案编制了本工程深基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经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批合格后报送专家组进行专家论证,并按照专家论证意见书进行修改后经过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方可实施。

 


第二章 编制说明

2.1、编制说明

2.1.1、本工程工程桩(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竹节桩T-PC-A400-370(95):72824m;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500A(100):54707m)已施工完成。

2.1.2、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已组织专家论证,并进行了设计方案的修改、完善。

2.1.3、本方案主要反映围护结构及土方开挖的施工方案、安全质量文明保证措施、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劳动力计划、总平面布置等,可作为今后施工的指导性文件。

2.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文件;

 关于印发《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   备办法》(建质[2008]91号)文件;

 浙江省浙建建[2003]38号文《加强施工现场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得暂行规定》;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10

《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1);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1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12);

 浙江省标准《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33/T1096-2014);

《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15);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3);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1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年版);

《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JGJ/T199-2010

 公司现行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手册和程序文件;

 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蓝图;


第三章 施工计划

3.1、总体部署

与业主单位签订合同后,先进行场地平整、人材机报审及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论证及报审,以上工作完成后安排相关原材料报验、试验及检查。工程开工后,先围护桩施工(含型钢水泥土墙、高压旋喷桩),后开挖(开挖至冠梁垫层底后施工冠梁、旋喷锚桩及钢绞线张拉锁定)。本工程占地面积广,体量大,单体多,场内可用场地狭小,开挖工况必须按照如下做法:先开挖住宅范围,住宅开挖至桩顶标高且水泥土重力墙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后,再开挖地下室部分。

3.2、施工进度计划

本基坑围护桩施工SMW工法桩按基坑由东侧先行施工,南向北顺时针依次开始施工,东侧施工完成后移机至西侧南向北施工,直到结束(拟安排1台三轴搅拌桩机15天内完成,H型钢过程穿插同步完成);高压旋喷桩安排6套高压旋喷桩机30天施工完成;护坡、冠梁、旋喷锚桩随土方开挖顺序及进度同步施工。详见基坑围护工程及土方开挖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

3.3、施工区段划分

本工程占地面积广,场内可用场地狭小,体量大、楼号多,根据总体部署分块施工原则,拟分为以下七个区块(具体详见平面分区图):

A区:62#、63#、64#、65#楼及附属地下室。

B区:48#、60#、61# 楼及附属地下室。

C区:55#、56# 、67楼及地下室。

D区:557#、58#、59#楼及地下室。

E区:66#楼及地下室。

F区:44-47#楼、49-54#楼及附属地下室。

G区:地下室。

土方开挖分层按照开挖工况剖面图逐层开挖。具体详见土方开挖施工段划分平面布置图及开挖分层示意图。施工及开挖顺序按照A区至G区块的顺序,各区块自行分段开挖,每段长度必须满足小于等于20米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合理安排)。

3.4、施工准备

    1、基坑内主道路采用6米宽600厚道渣铺设(围护桩施工阶段),次道路采用路基箱分段铺设。支撑以上部分运土通道利用现场的施工道路。洗车平台配备两台高压洗车水泵。施工大门道路上铺设草包、麻袋。

    2、技术准备

1)组织技术人员在施工前熟悉施工图纸和基坑围护设计文件、地质勘探资料,确定场地平面布置,对建筑物方位、标高进行正确测量。

2)项目部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认真进行图纸预审,作好记录;参加图纸会审时,对不明确、不明白之处询问设计人员,并做好记录。

3)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要点、难点部位,进行研讨,制定针对性措施。

4)做好各项材料、机械和劳动力的计划。

5)制订各项管理制度,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

6)进行多层次的技术、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交底。

现场准备

1)施工道路:整个场为一矩形,空间狭小,围护桩施工时在基坑中间位置设一条6m宽主施工道路 。土方开挖开始后,基坑边不设置临时道路,土方外运利用出土口坡道及临时路基板铺设进行。混凝土泵车考虑临时停靠在基坑外西侧道路上或者是基坑北面空地区域。

2)施工现场临时供电、供水

①施工用电具体详见施工用电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②配电方式与现场用电布置。

    现场设置2个总配电箱分别位于场地东北角和西北角 ,由业主提供。施工用总配电箱设置2个630KV箱变,干线电缆采用BX型橡皮绝缘电缆。具体布置见深基坑施工阶段现场平面布置图。

当前仅为部分文档,全部内容请下载查看。

本网站内容收集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9 标书范本网 Popularity: